2012年元旦,今年的个小长假,成都的主要商家交出了不俗的答卷。
依然是人头攒动,依然是收银柜前排起长龙。同样的画面背后,却有着不一样的努力。
扩大内需是今年经济工作的着力之处,对于今年市场环境可能呈现的复杂和严峻,政府和商家早有谋划和行动。
刺激消费,扩大内需。去年12月中旬,迎春购物月已经在我省市州渐次启动;2011年的,有1500多家门店参与的成都新春欢乐购跨年上演;1月5日,第十六届中国(四川)新春年货购物节也即将拉开大幕。
不少商家从去年8月就开始研判今年可能面对的销售形势,提早谋划,丰富促销手段、加快品牌结构调整,以应对经济放缓可能带来的消费放缓。
扩大内需,四川在行动。
元旦3天扩大消费成效突出
各地重点零售企业销售额同比增两成
元旦3天假期,消费市场热旺。1月3日,记者从省商务厅了解到,以“迎春购物月”、“年货节”、“美食节”等大型活动为载体,全省各地商家在商务主管部门组织下,积极开展促销活动,节日市场销售额同比大幅度增长。服装、金银珠宝、家电商品、通讯商品等继续成为消费热点。
扩大消费作用显著。成都市继续开展 “新春欢乐购”大型促销活动,元旦3天,成商集团、王府井百货、摩尔百盛、互惠商业、红旗连锁、人人乐、太平洋百货、仁和春天百货、百安居、国美电器、讯捷通讯、泰立通讯等12家重点零售企业,预计实现销售额过3.2亿元,同比增长约20%。元旦3天,绵阳市5家重点监测的商场、超市实现销售额3895万元,同比增长22%,日均客流量较去年略有上升;内江迎春购物月活动1480户参加商家,3天实现销售收入2.6亿元,同比增长20.5%。
消费热点突出。据绵阳市商务主管部门监测,各类食品、副食品、果蔬、名烟名酒等节庆消费品的消费明显增加。宜宾市黄金珠宝销售同比增长较大,由于近期黄金价格略有回落,市民购买热情开始回升,黄金珠宝等商品再次成为居民消费热点,品牌黄金挂件和钻饰品类持续热销。内江市数码、服装、家具、汽车、电器、首饰等销售同比增长30%以上,餐饮、休闲、健身等营业额同比增长35%以上,其中,苏宁电器实现销售1730万元,同比增长26%。
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分析,今年元旦春节相隔很近,节日市场提前预热,年货商品消费较往年实现较快增长。
实体店促销忙 电商很“淡定”
电子商务的风行,给实体店带来巨大的冲击。元旦三天假期,是实体店卖得好,还是电商的生意好?
实体店:成本上升的烦恼
1月3日一早,江莉就起床前往成都春熙路旁的店铺抽查业绩。江莉是一家广东服装品牌的业务经理,负责在川十几家直营店的经营管理。“在节前就制定了促销计划。这两天,春熙店每天销售额都超过八千元。”江莉一边收拾衣服一边说,在成都的几家门店销售额与去年持平甚至有所增加,但人工成本和店铺租金在涨,实际收入却是同比下降。
“以春熙店为例,面积130个平方米,租金现在是每年30万元,今年到期后预计还要上涨30%左右。”江莉给记者算了一笔账,“每个店配一个店长和三四名员工,员工工资2000-3000元、店长3000-4000元,这些都是硬成本。”还有库存成本、装修、折旧费等。“经济环境不好,消费者信心也会受到影响。”江莉表示,他们公司已开通网络商城。实体店+网络商场,被看成是应对原料和人工成本上涨的一个办法。
家具行业的实体店,也受到整体行业不景气的影响。“虽然如此,我们还是取得了较大增幅。”1月3日,在成都新春欢乐购活动上,百安居华南区相关负责人表示,“除了新房装修,百安居发现还有很大的旧房新装、局部装修等二次装修需求,实体店可以挖掘这些需求,发现新的‘蓝海’。”
电商:与实体商家错峰促销
相比实体店,逢节必促销的线上电子商家显得有些冷清,较之平常,流量反而出现下降。
记者浏览淘宝商城、京东商城、凡客诚品、当当网等电商网站发现,虽然均有跨年促销活动,但主要是针对年底清仓和年货准备等,促销和宣传力度均不及之前的“双11”和“双12”。淘宝网有的卖家还打出了节日期间暂停发货的公告。
淘宝商城等表示,这主要是因为物流企业在节假日放假,很多卖家也是年轻人,会给自己放个假。“其实元旦下单还是很多,但因物流掣肘,很多商家选择在4号工作日开始发货,目前还没有统计交易量。”
经营特色食品的成都本地电商网站通吃网,年前就贴出公告,1月1-2日放假,但可正常下单,3号正常上班配货。“这两天积累了两千多订单,今天公司全部员工加班打包,争取都发出去。”通吃网董事长邱俊说。
物流业却感到委屈。“节假日期间确实可能存在快递变慢的情况,但物流企业是一年365天都上班,”国内一家知名物流企业在川负责人表示,值班的人数是根据往年的经验、人力物力等多种因素来制定,“虽然节假日内顾客有需求,但需求不大,2011年春节我们投入了很多人力,却发现没什么订单,增加了大量成本。”
邱俊认为,在元旦、新年等传统节日,消费者更倾向于外出消费服务类产品,再加上实体店促销力度也不弱,电商流量下降也不难理解。
分析人士指出,从今年“双11”、“双12”电商促销趋势看出,未来电商会在传统节日之外寻找新的促销契机,依托电商优势寻找新的增长点,“电商和实体商家错峰促销其实是双赢的结果,既减轻了物流的压力,又促进了双方的发展。”
金店
金价回调 黄金投资回暖
1月1日,成都金饰品价格下调至每克388元左右,较2011年12月初下跌15%。元旦期间,成都各大金店销量同比增长20%左右,较节前增长一倍以上。
元旦小长假,不少蓉城市民踊跃投资黄金。记者走访了成都市内多家珠宝商店,发现黄金饰品、黄金投资品成为珠宝投资的。
金价下跌拉动金饰消费
1月2日下午5点,成都工美的珠宝店凤祥楼的收银台前已经排起了队,5分钟内就有6位消费者购买了黄金饰品。“现在的金价已经跌回到去年三四月份的水平,达到了全年。”该店大堂经理陈蓉介绍,就千足金而言,前段时间的售价都在400元以上,而最近几天则已变为“3”字头。相比去年12月初,金饰品每克最多已降50多元。
金价下跌,销量增加。陈蓉介绍说,元旦假期前2天,凤祥楼的销售额较节前增长了近200%,较去年同期也有40%左右的提升。
2011年,国际金价是“过山车”行情,从年初1308美元/盎司一路飙升至1920美元/盎司,9月中旬开始又大落,目前价格在1590美元/盎司左右,年投资收益率仍较可观。现在金价回调,被不少消费者看成是机会。
凤祥楼一楼金饰品销售区人头攒动,与“龙”相关的千足金项链专柜、千足金耳环专柜、千足金戒指专柜等都围了不少顾客。市民周光明买了一条“龙凤配”千足金挂件,说是为婚礼准备的。他算了一笔账,这款22.6克的挂件,如果8个月以前来买要花10340元,现在只需要8470元,节省了近两千元。
“元旦期间,销售量同比增加了18%,比节前增加了一倍以上。”四川爱心珠宝连锁有限公司营销部经理刘江洪介绍说。